細菌性痢疾的防控知識問答
1、什么是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好發于夏秋季。
2、病人的主要臨床征狀是什么?
大部分人感染后經過1-4天的潛伏期可出現急性腹瀉、發熱、腹痛、粘液便和膿血便,左下腹壓痛,病人常有里急后重感覺。
3、什么是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指下腹部不適很想排出大便,然而又無法一泄為快,它是菌痢的主要癥狀之一。
4、細菌性痢疾的傳染源有哪些?
菌痢病人及帶菌者。
5、細菌性痢疾通過哪些途徑傳播?
傳播途徑有以下四種:
①糞-口途經最常見。
近年來食物型暴發較多見。痢疾桿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黃瓜、涼粉、西紅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潔瓜果可引起菌痢發生。帶菌的廚師和用痢疾桿菌污染食品做涼拌冷食等,?梢鹁”┌l。
②水型傳播:
痢疾桿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發流行。若病人與帶菌者的糞便處理不當,水源保護不好,被糞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來水未經消毒飲用,常是引起菌痢暴發的根源。
③日常生活接觸型傳播:
主要通過污染的手而傳播,這種生活接觸是非流行季節中散發病例的主要傳播途徑。如桌椅、玩具、門把、公共汽車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桿菌污染,若用手接觸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帶菌,如果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習慣,就會把細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④蒼蠅傳播:
蒼蠅有糞、食兼食的習性,極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區觀察到痢疾的流行與蒼蠅消長期一致。
6、哪些人容易感染細菌性痢疾?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暫而不穩定,且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間無交叉免疫,但有交叉耐藥,故易復發和重復感染。
7、細菌性痢疾的預后如何?
大多數急性菌痢發病一周以后,體內產生免疫力,癥狀逐漸好轉,在抗生素的治療下,絕大多數均恢復健康。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易轉為慢性,而慢性菌痢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8、痢疾桿菌容易存活嗎?
痢疾桿菌在外界環境中生存力較強,在瓜果、蔬菜及污染物上可生存1~2周,但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較其他細菌弱,不耐熱,加熱60℃10分鐘即死,對各種化學消毒劑也很敏感。
9、細菌性痢疾如何治療?
輕型患者可不使用抗生素,嚴重病例需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國內外資料顯示,痢疾桿菌對多種抗菌素耐藥。由于各地臨床用藥不同,抗生素對細菌的敏感性也不完全相同。宜參照當前流行菌株的藥物敏感情況選擇用藥,常用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沙星。
10、細菌性痢疾感染后如何護理?
患者必須臥床休息,多飲開水,飲食以容易消化的流質食物為主,如米湯、藕粉、稀粥、面條等。牛奶不宜多喝,以免增加腹脹,切忌過早的給予有刺激性或多渣滓食物。有嘔吐、失水、高熱者,需給予靜脈補液,也可給予患者口服補液鹽。慢性菌痢患者尤需注意個人衛生,并加強免疫力。
11、目前是否有有效的痢疾菌苗?
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痢疾菌苗保護健康人群。我國主要采用口服活菌苗,如F2a型“依鏈”株,活菌苗對同型菌保護率約為80%,對其他型別菌痢的流行可能無保護作用。
12、細菌性痢疾如何預防?
為了預防痢疾,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搞好環境衛生,加強廁所及糞便管理,消滅蒼蠅滋生地。
②加強飲食衛生及水源管理,尤其對個體及飲食攤販做好衛生監督檢查工作。
③對集體單位及托幼機構的炊事員、保育員應定期檢查大便,做細菌培養。
④加強衛生教育,人人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飲生水,不吃變質和腐爛食物,不吃被蒼蠅沾過的食物。
- 上一個文章: 門診新變化
- 下一個文章: 醫訊-慶陽市放射質量控制中心成立暨慶陽市放射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學術年會即將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