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支農路 悠悠援農情
今年,我所在的支農隊被安排到環縣八珠衛生院。在新的崗位上,從適應、融合、投入到離開,這個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無不激發我們對工作、生活的熱愛。
來到環縣八珠鄉衛生院的支農隊成員共有3人,我們均來自慶陽市人民醫院,專業分別為臨床藥學、檢驗、血液內科。鄉鎮衛生院醫療條件有限,我們根據自己專業特長及衛生院工作需求各自開展業務,將帶動衛生院工作能力、提高業務收入及提升醫療滿意度作為服務目標。
一、走村入戶,健康扶貧在路上
支農隊在八珠衛生院的前期主要工作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一人一策建檔立卡、四大類人群(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65歲老年人)建檔及回訪、貧困戶建檔及脫貧戶回訪等公共衛生相關工作。我們參加了八個村200余戶的回訪、農戶體檢、信息登記、健康咨詢教育工作,也幫助村衛生院完善衛生室軟件資料等等;下過溝,上過山,到過村舍窯洞,去過田間地頭,這里山大溝深,住戶分散,貧富差距之大令人意外。
支農隊員同時積極參加了多種義診、體檢、區域內兩癌篩查、老年白內障篩、中小學生視力篩查、慢性病健康宣教等健康公益活動,隊員們在肯定扶貧惠民政策的同時,也對所見所聞感慨萬千。
二、各盡其能,踴躍拓展新業務
鄉鎮衛生院各項醫療服務都相對落后,支農隊員迎難而上,勇于擔當。在衛生院院長及全體職工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支農隊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各盡其能,踴躍拓展新業務。其中,檢驗專業的王龍龍帶教2名兼職檢驗員開展檢驗工作,使原本閑置的檢驗儀器運轉起來,臨床檢驗工作得到開展,一些基本的檢驗項目如血細胞分析、血生化、尿常規均能正常檢測。臨床藥學專業的方彩霞帶教兩名藥房工作人員(1臨床醫學專業,1名護理專業)開展了處方點評、病例點評、窗口健康宣教、病例討論等工作,幫助他們掌握處方、病例點評的目的、思路及方法,領會在臨床工作中藥學工作的特征、重點。八珠的自然環境特殊,導致蜂蟄患者多、發病急,結合以上特征,制定了“蜂蟄患者的規范化轉運流程”。臨床醫學專業的張永前帶領兩名醫生(1名中西醫結合專業,1名臨床醫學專業)開展中醫診療項目如拔罐、針灸等,吸引周邊許多患者前來咨詢、就診、治療,其中患有風濕、腦梗塞后遺癥、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老年常見的腰腿疼患者占大多數。
三、走進鄉村,愛心聚焦下一代
環縣屬于深度貧困縣,偏遠的地理位置及溝壑遍布的地勢地貌導致這里最常見的是一家一山頭,一戶一耕作,很多農戶處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貧困體現在多方面:醫療貧困、教育貧困、經濟貧困。在全民奔小康的信息時代,年輕一輩多選擇拋棄祖輩生活外出打工,留守兒童隨處可見。在八珠中學和紅軍小學,大部分學生屬于父母外出打工或離異的情況,陪讀的爺爺奶奶周末還要回老家干活。老人家多數不識字,無法給孩子輔導作業,甚至有一些80后父母竟然沒上過學。了解到這種情況,支農隊員看不下去了,從7月份開始,我們自費租了三間門面,借了中學15套雙人桌椅,利用每天下午下班(18:00到20:00)兩個小時免費為留守兒童或者單親家庭小學生輔導家庭作業。在這里,我們第一次見識到三年級孩子不會十以內算數或者常見字都認不全,這樣的孩子數量之多讓人吃驚。隨后,不斷有孩子被送來義務輔導班,但是我們的能力有限,教室位置有限,只能婉拒一些孩子?粗先撕⒆討┣械难凵,隊員們心中生出深深的無力感。在輔導作業的幾個月里,我們感受到了偏遠山區少年兒童心理關愛的短缺、教育資源的匱乏,“關愛留守兒童,關心后代教育”不能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作為社會人最基本的善良。因工作需要我們不得不離開八珠,短暫的義務輔導班被迫畫上句號,但這段經歷讓我們更有愛心、更有責任心,更懂得珍惜擁有的幸福,更全心全意投身自己的專業工作中。
基于我們各自專業的局限及個人能力,及基層衛生院病種多、工作雜,我們自身也存在很多不足,雖然我們已盡全力,但能做的工作有限。如今我們已離開了八珠,但在那短短7個月的支農時光中,遇到的人、經歷的事、聽到的故事,還有那些一張張稚嫩而又迷茫的面孔,時刻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希望在未來扶貧的路上,還有更多同仁們前赴后繼,會把這根“愛的接力棒”傳遞下去。
- 上一個文章: 胸痛中心——我們時刻準備著
- 下一個文章: 慶陽市人民醫院召開2018年度總結表彰大會